针对华为,美国终于下了最狠毒的招。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
“全球所有公司,只要有用到美国的设备与技术,都必须得到美国批准,才能向华为或其附属公司提供芯片。”
没有我的允许,你就不能卖给华为,否则我就锤你。
熟悉的配方,牵强的言辞,相比一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么的霸道,多么的强权。
切断华为在全球的芯片供应,这一招算是美国的杀手锏。
也意味着美国彻底起了杀心。
为什么说这一次制裁,是直接对华为下起了死手呢?
对于华为这种通讯企业来说,无论手机、5G基站等任何物联网的设备,都离不开芯片这颗“心脏”。
如果没有新一代的高端芯片,华为将在高端手机市场上受到非常大的打击。
而美国此举的风暴中心,就是华为的芯片代工商——台积电。
先来科普一下台积电的影响。
华为有一套“备胎”计划,也正在加速研发自己的芯片,大家都知道。
任正非也说过,可以随时启动。
但这个“备胎”有一个死穴。那就是生产加工。
就算你研发出来了,但是不能大规模生产,同样无济于事。而全世界最强的半导体代工厂是哪个呢?正是台积电。
在芯片加工上,不管是三星,还是我国内地最先进的中芯,都差了台积电几代。
2019年,华为的订单占到台积电总营收的14%,仅次于苹果。
对于华为来说,台积电是现阶段唯一无法替代的供应链。
而美国此举,正是釜底抽薪,逼迫台积电不再给华为供货。
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而且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此次封杀华为的解释是:
“尽管美国去年采取了‘实体清单’行动,但华为及其外国分支机构仍加大了努力,通过本土化努力破坏了基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限制。”
翻译一下就是:
“我要抽你华为耳光,没想到你竟然不乖乖跪着接受。”
原来的规则没弄死你,那我就继续改。
这是何等的欺负人。
而对于美国豪强式的制裁,华为没有呼天抢地,没有哀叹求饶,只是用了一句话回应: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配图则是一架被打得像筛子一样、浑身弹孔累累的战斗机,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
是啊,天将降大任,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那些受过的伤,终将化成养分,长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美国为什么要一直针对华为?
举一国之力,一次一次的升级手段,为什么美国一定要绞杀华为?
华为触碰了美国什么利益?
或许,从历史中就可以找寻到答案。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
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仅仅数十年,日本就抢占了美国的绝大部分市场。
当时美国许多半导体企业撑不住了,英特尔裁员7200人,关闭了七座工厂。
甚至,许多美国政府官员聚集起来,手持铁锤,气急败坏地砸烂日本电子产品。
因为自己做得不如对方好,就呼吁全民抵制。
那时候美国政府,整天都想着法子怎么来对抗日本的半导体。
既然技术拼不过,那只能暗地里做文章了。
1988年,美国在贸易领域上火速颁布法律:《301条款》。
该条款只为一个目标服务:凡是损害美国利益,美国就可以制裁你。
第一个开刀的,就是日本的几大半导体公司,东芝、日立、三菱等。
美国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抓走日本企业的高管,增加关税,禁止产品出口美国,逼迫签订《日美半导体保障协议》,开放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专利……
手段和如今绞杀华为何其相似。
或是因为军事依赖美国的原因,日本没有选择反抗,屈辱地照单全收。
结果就是,到了1996年,日本半导体在全球的份额已不足30%,整个产业元气大伤,颓势难挽。
一步受制,步步受制,在互联网的发展上,日本再也追赶不上了。
如今,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美国独占11席,中国争下9席。
而日本,在互联网时代完全缺席。
被美国霸权恶意绞杀的不止日本东芝一个,苏联石油产业、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太多太多了。
他们犯错了吗?
并没有,他们仅仅是因为太优秀了,比美国公司更优秀。
就像金一南教授说的那样:
“美国不会收拾腾讯,也不会收拾阿里,因为他们都是在美国基础架构上的应用层,而华为在搞底层架构,在搞5G,这让美国人感到深深的威胁。”
看到了吧?他们要置华为于死地的原因,就是华为技术领先了。
在美国制定的规则中,中国就是一打工仔,只能在中低端制造业给他们打好工,供他们收割、剥削。
没想到中国人居然不听话,不作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
还敢攀科技,还敢搞产业升级,这是想干啥,不安分了吗,这不是破坏国际秩序吗。
这不是想造反吗。
美国为什么如此针对华为?就是想要按死这个出头鸟,阻止更多的中国公司发展科技。
禁令打不死你,我还可以扣押你海外资产。
创始人的女儿都能扣,还有什么不可以。
不让中国发展,这也是美国精英层的共识。
早在2010年,奥巴马就曾说过,“如果让13亿中国人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看到了吧,这就是最根本的矛盾。
什么老大不老大的,中国并不想争,中国人只想靠自己奋斗过上好日子。
可美国人觉得我们不配,他们认为我们只配给他们做衣服做鞋子。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进一步升级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即日起,全球范围内但凡采用了美国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代工厂,在要为华为及海思生产芯片、半导体等之前,都需要先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
与此同时,美方还宣布要进一步修订“外国制造直接产品”再出口规则和“实体清单”,从而逐步、战略性地断绝使用美国技术、软件所制造产品对华为的供应。
针对美国商务部的限制措施
华为将如何回应?
5月18日,华为举办分析师大会,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等依次发表讲话,围绕“生存与发展”主题,对美国商务部对华为限制措施升级等热点议题做一一回应,并探讨下一步解决方法。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
我们还活着
“最开始是我们手忙脚乱,和客户伙伴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努力地保证共赢,可以说我们获得了大部分伙伴的理解。”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去年5月以来,为了应对实体清单的影响,华为大规模增加了研发费用,累计增加了将近30%左右的研发投入,重新设计了代码、1000多块单板,还被迫重新对供应物料进行选择等;
华为还大幅增加了核心器件的存货量,“这给我们的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好消息是我们还活着。”
郭平表示,“这一年的磨炼也让我们皮糙肉厚,我们有信心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事实上,过去三十多年,华为已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1500多张网络,为6亿消费者提供了智能终端设备,服务了30多亿人口。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影响的不仅仅是华为,也会让这些使用华为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和消费者体验受到伤害。”
在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关于美国商务部针对华为修改直接产品规则的媒体声明。
华为发言人表示,美方为了进一步遏制华为的发展,无底线地“扩大并修改仅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这对于全球产业链将带来严重冲击。
以下是声明全文:
华为强烈反对美国商务部仅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修改。自2019年5月16日被美国政府无端纳入实体清单以来,在大量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的情况下,华为公司始终致力于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履行与客户、供应商的契约义务,艰难地生存并努力向前发展。然而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扼制华为的发展,无视诸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担忧,无底线地扩大并修改直接产品规则,修改后的规则蛮横而具有产业破坏力。在此规则下,全球170多个国家使用华为产品建设的数千亿美元网络的扩容、维护、持续运行将受到冲击,使用华为产品和服务的30多亿人口的信息通讯也会受到影响。美国政府为了打压别国的先进企业,罔顾华为全球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这与其一直鼓吹的保护网络安全的说辞是自相矛盾的。
本次规则修改影响的不仅仅是华为一家企业,更会给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长期来看,芯片等产业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将被破坏,产业内的冲突和损失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打压他国企业,必将削弱他国企业对使用美国技术元素的信心,最后伤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利益。
最后,郭平代表华为向产业链发出呼吁:“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一体化协作体系,这个体系不应也不可逆转。
标准和产业链割裂对任何一方都没有益处,会给整个产业带来严重冲击。产业界应共同努力,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公平性,确保全球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分工协作的供应链体系。”
分析师大会后,华为在心声社区发布“致员工的一封信”,指出“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是长期和持续性的,我们也将长期在逆境下求生存、谋发展。”
华为鼓励员工与企业共度时艰,持续奋斗,“我们一定会赢得全球客户、伙伴和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华为高层谈限制措施升级
美方在找借口
5月18日,据媒体报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美国政府上周五宣布的所谓为消除网络安全担忧而对华为实施进一步封杀行为的新规定,实质是为维护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所谓的网络安全理由只是借口。”余承东周一在微信朋友圈表示:“关键是华为对美国技术霸权构成了威胁。”他还转载了一篇文章的链接,文章题目是《美国为什么要封杀华为?》。
华为中国方面则于16日通过心声社区发文回应称:“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当日下午,华为中国再次在微博上回应称,“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商务部回应
立即停止错误做法
据商务部网站,针对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5月15日针对华为公司出台出口管制新规,商务部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动用国家力量,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对他国特定企业持续打压、遏制,是对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的破坏,是对国际经贸基本规则的无视,更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严重威胁。这损害中国企业利益,损害美国企业利益,也损害其他国家企业的利益。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为企业开展正常的贸易与合作创造条件。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