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它历时六年完成,拍摄地点遍及中国近30个省份及泰国,而所有镜头都是只靠一台摄像机完成的。
因条件艰苦、缺乏资金,它留下了不少缺憾,但却已经在世界范围重播3000余次。它就是《西游记》。
在说本篇文章内容之前,我先表明自己的观点:
1.充分肯定章金莱先生的功绩和86版《西游记》的成就。
2.章金莱先生对《西游记》的传播普及做出巨大贡献
3.当年西游记拍摄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剧组所有成员付出的艰辛值得肯定。
4.1986版西游记是当之无愧最经典,家喻户晓的一部电视剧。
说起六小龄童,相信喜欢西游记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说起章金莱,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六小龄童创下了多个唯一,其中一个唯一,是中国唯一拥有两张身份证的人。两个身份证一个号码,但一个名叫六小龄童,一个叫章金莱。
六小龄童,1959年4月12日出生于上海。父亲六龄童是南猴王,因纪念很早就患白血病去世的大儿子小六龄童,父亲给他取艺名叫六小龄童,从此,这个名字就伴随他一生。
六小龄童是第一个把孙悟空形象搬上电视剧的演员,也是公认的演得最像孙悟空的现代演员。他获得的荣誉简直数不清。
可是近几年章金莱先生也就是六小龄童为何频受抨击?
六小龄童章金莱先生,祖上四代演猴,他父亲六龄童章宗义,表演中融合了绍剧以及京剧南派猴戏的精髓,继承了郑法祥、盖叫天等一批艺术家的表演方法。六小龄童从戏曲中继承来的孙悟空,是我们心目中最完美的齐天大圣。
而且从章老师的《六小龄童品西游》到主编的《西游记》,章先生总有一点在捆绑消费《西游记》的意味。
对此种行为,西游记吧小吧主“脏水中的鱼流泪”的一席话可以概括:
“
《西游记》是名著,央视西游记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影视版本而已。《西游记》原著不应该被任何一个改编作品代表。我反对他把自己的形象印在原著封面上,并不代表我认为其他人就比他有资格把自己印在原著上。除了原作者,没人有这么大脸。
”
甚至他还有一个蹭热点的绝招,每当有何热点事件发生,他都会跟这个事情搭上关系:缅甸地震,于是六小龄童老师发了这样一个微博:
一句未提祈福,只感慨了一句幸而人少,而后便是吹嘘自己多么厉害,与总理会见,可是这是天灾人祸当头啊!正常人都不会跳出来以这种方式蹭热点,实在是……让人不知从何吐槽。
网友评价道:
还有一位亲身见过章先生的同学现身说法:
此等行为,不知该说他名利心强还是愚蠢,抑或是没情商了。
“拒绝恶搞”“尊重原著”
在网络大时代到来之后,六小龄童在各地的演讲中都间接提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类的恶搞西游记,是劣质的,甚至觉得是在侮辱民族文化。可六爷主演的86版《西游记》也并没有完全尊重原著。
比如乌鸡国哪只狮子其实是如来派过来惩罚国王的,因为他三年前得罪了下凡的菩萨,这些内容86版都没有体现。
猪八戒无论外貌和做过的事情,都是比较黑暗的。而86版为了让电视剧老少皆宜,便对猪八戒这个人物进行了美化,除了外貌美化之外,咬杀母亲和同类的事情也删了。
原著中孙悟空是这样形容的:“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可见86版西游记受制于当时社会状况,而该剧的主创杨洁导演又是一个创作倾向上偏于唯美、为人处世上刚正不阿的知识分子型的女导演,就赋予了86版西游记更倾向于“老少皆宜”、“简单”、“美好化”。
章金莱先生所出演的86版西游记本身就没有完全尊重原创、又在一边呼吁“拒绝恶搞”“尊重原著”。一边以“封建迷信”为由,对原著进行了删减。还将作品上明晃晃的印上了自己的形象照片。
《西游记》本身就是结合唐朝玄奘的事迹和元代杨景贤创作的杂剧改编而来的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并且对《西游记》的改编从明清时代就已经开始。
其中著名的有:清代《续西游记》、 明代《西游补》、 明代《后西游记》、清代《新西游记》、当代《西游新记》等,说明在明清时代开始大家就对《西游记》的改编创新是持肯定态度的。
对影视剧应该以理性冷静的心态去看待,从众口一词的欢呼和叫好中得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对于名著,尊重者当然应该有之,创新和改编者亦应有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所谓“西游文化”
再说六小龄童章老师一直宣扬“西游文化”,可本身西游文化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章金莱先生的观点非常单一,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西游文化。
游本昌老爷子塑造的济公形象也一直是最深入人心的,老爷子对于人物揣摩专研让这个角色以及他本人,成为永远的经典。大家也都评价没有第二个人能演出如此传神、如此生动的济公了。已经84岁高龄,但他依然风趣幽默,精神抖擞。
在话剧上修炼多年后大器晚成,至今从台前逐渐转为幕后,传道授业,培养话剧新生代。
他可从来没有说过别人演出的济公就不行的这种话。
所以一个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不代表他本人就是真的剧中人物,更不能意味着只能有一个济公或者是孙悟空。
我说的不一定对。
虽然这些年他在网络上的形象实在不佳,但是我们也都爱过六小龄童,我们都敬佩六爷对宣传西游记和中国文化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精神,喜爱86版《西游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作风。这部也是许多人童年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电视剧。
在那个物质条件低下、困难压力重重的年代,实拍的华夏大好河山、出神入化的猴王形象、浓郁中国风的人物造型和脍炙人口的一首首歌曲都令该剧光彩熠熠。